第三百三十二章 燧发枪-《北明不南渡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“那么,你看多久可以将那自生火铳造出来,又多久可以列装一万人?”
    “工部,自有毕侍郎所遗图纸,按图索骥,想要造出此铳并不困难,只要材料齐备,工匠充足,三月可得铳万把。”
    “那如果将那自生火铳改为后部装填呢?”
    范景文老脸一凝,圣上为何总是念念不忘的旱道啊。
    “这就说不准了,微臣只能一试。”
    “不用试了。”朱慈也就一问而已,后装枪还处于研发阶段,实战的作用还不能完全体现。
    之所以让他们试着造出后装火绳枪,实在是为了让工部能够从其中掌握这门技术,为之后的燧发枪提升性能打下基础。
    现在国内还未完全平定。
    先整合出一支拥有尖端装备的精锐部队再说。
    “先按照毕侍郎的自生火铳来造,之后的改造,之后再说。”
    “微臣遵旨。”
    范景文领命而去。
    燧发枪的技术壁垒被攻克之后,造出遂发枪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。
    在和范景文交代的七天之后。
    第一支按照图纸造出的燧发枪也摆在朱慈面前。
    兴奋的朱慈在试射确定安全之后,将这军器局的第一把燧发枪留在宫里。
    不需要火绳,更加趋近于现代的枪支,这对于朱慈来说或许只是一小步,但对于整个大明来说,却是一大步。
    有了燧发枪之后,政府完全可以对国内外的各大势力保证的军事技术的优势。
    而这一点,也是在此之后,平推全国的关键点。
    “必须保证自生火铳的技术不会泄露出去,包括熟练掌握弹簧技术的工匠,绝对要妥善保护。”
    一方面提醒了范景文,另一方面,则让马吉翔和王德化注意这一点。
    而在不久之后,传来消息称,大西军的大将李定国已经攻克西安,顺军大部基本已经被西军收编。
    收编顺军之后的西军,实力已经不可同日而语,朱慈现在意识到,那或许是全国一统过程中,最大的敌人。
    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