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4章 敲定人选-《三国之志在千里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80点数的召唤机会,这能获得什么。”刘辩在心中暗自鄙夷了一番系统的抠门,但对于包拯,刘辩也确实觉得此人可为刑部尚书。

    “明日早朝后,让包拯入京担任刑部尚书,至于这吴郡太守一职暂由吴郡郡丞公孙策担任。”刘辩开口道。

    公孙策虽然仅仅只是个二流文臣,但治理一郡还是不在话下的,待有更合适的人选后再将公孙策调回刑部继续与包拯共事,黄金搭档怎么能说分开就分开呢,刘辩不怀好意的想道。

    “刑部、工部已定,这剩余四部诸位可有什么好人选。”刘辩看着众人说道。

    刑部、工部权利不算很大,所以刘辩是直接拍板决定,想必到了朝堂上那些大臣们也不会有太多异议,至于剩下这四部尚书则要好生挑选了。

    “陛下。”就在此时,魏征突然站起来说道:“若让那包拯为刑部尚书,延尉陆康大人怎么办?”

    延尉的职掌是管理天下刑狱。每年全国断狱总数最后要汇总到廷尉;州郡疑难案件要报请廷尉判处;廷尉也常派人去为地方处理某些重要案件。甚至还可以驳正皇帝、三公所提出的判决意见,根据诏令,甚至可以逮捕、囚禁和审判有罪的诸侯王或大臣。并主管修订律令的有关事宜,也就是说延尉与刑部尚书职责相同。

    而陆康也是老臣之一,甚至还将整个陆家绑上了刘辩的战车,这在世家中是不多见的。

    比如诸葛亮所在的琅琊诸葛氏,他们家族出了三个非常厉害的人,分别是诸葛亮、诸葛瑾、诸葛诞,但这三兄弟分别投靠了蜀国、吴国和魏国,且都身居高位,而这也是因为没有千年的王朝,只有千年的世家,无论魏蜀吴谁统一,诸葛氏依旧能辉煌无比。

    所以陆康这种将整个家族主动献给刘辩的做法也让刘辩很是感动,所以也封他为延尉,只可惜陆康才做了一月的延尉竟然要改革官职,这让刘辩也感到对不起陆康。

    “倒是朕考虑不周了,那这样封陆康为刑部尚书,包拯为刑部左侍郎。”刘辩说道。

    丞相虽然是右丞相更大,但侍郎等官员中还是以左为尊。

    “礼部尚书一职,之前朕向建业太守顾雍承诺过,再加上此人确实有才能,建业郡管理的也算是井井有条,此人为礼部尚书。”刘辩直接宣布道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