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墨翟闻言,倒也是并不在意。 毕竟他也知道自家兄长的脾性,更何况仅凭一次胜负的论道,怎可能彻底扭转兄长的观点? 不过他也有足够的自信,此次赢了,日后便能一直赢。 他有预感,此次论道,并不是一场而定,而是有着多场。 而也不出他的预料。 随着他墨家与法家的论道结束。 其余百家,也亦是纷纷开始了论道。 起初,还只是一对一,仅仅只是两家之间的切磋。 孔丘的仁德之光与邓析的名实之辩相互叩问。 孙武的兵戈煞气与许行的农耕之道彼此印证。 邹衍的五行轮转与鬼谷子的纵横之术交相辉映。 待到这些两两论道全都尘埃落定之时,洪渊的声音恰在此时响彻天地:“大道如渊,岂是一家可尽?既然诸位都已热身,不如——共赴此台!” 也随着洪渊的话音落下。 场面的局势逐渐演化成百家共赴高台之上。 孔丘头顶浩然正气直冲云霄,仁德之光化作经史典籍长河。 李耳座下青牛踏出太极道图,清静无为的道韵弥漫四方。 管仲的律法之门再度开启,只是这次门上已多了几分墨家留下的变通之意。 墨翟的机关圣城巍然耸立,万千神器虚影在城头流转…… 百家道韵第一次毫无保留地同时显现,在混沌虚空中交织成一幅前所未有的大道图景。 这不是简单的叠加,而是真正的万道共鸣。 每一家学说都在与其他学说的碰撞中寻找着自己的位置,又在彼此的启迪中完善着自身的不足。 而最终的结果,倒是让所有人都意外。 当洪渊的声音响彻星穹,宣告“此番论道,儒家胜”时,整座万象书院陷入了奇异的寂静。 赢的人不是管仲、墨翟、李耳等人。 而是儒家孔丘。 这是不少人不曾想过的。 虽然其代表着儒家的星辉不比道家、墨家几家璀璨多少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