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商标申请怎么样了?贴牌的厂家联系好了没有?” 对于这点,赵正还是很有把握的,连续问了两个问题。 “内地的商标,特事特办,大概要一周才能下来。贴牌的厂家,已经联系好了,一周后交货500个BB机和1000台14寸彩电试试水。” 说起这个,刘琛稍微有些自得。 他们这次去鹏城谈投资,对方一个什么改委的主任出面接待,还有区长陪同,规格不可谓不高。 按照小伙伴先前的提议,刘琛准备在电子厂筹备期间,弄一些贴牌产品过去卖卖。 也就是在港城这边订货,再用内地申请的商标,卖给内地居民。 为此,刘琛可是准备了200万的货,也不知道需要多久才能散完货。 “格局小了,小了。” 听到这个数字,赵正忍不住有些无语。 现在的港城人,对于内地的认识还很肤浅,以为里面的有钱人不多。 殊不知,现在鹏城、魔都、京城的变化瞬息万里,其中对于奢侈品的需求缺口,更是大得难以想象。 “那你说准备多少?” 没想到小伙伴这么说,刘琛也是开口问了起来。 “加个零。” 撑开右手五根手指示意了一下,赵正笑着让对方加个10倍。 “噗。” 听了对方的话,刘琛忍不住把嘴里的啤酒吐了出来,惊愕地反问道:“你知道十倍是多少吗,要是砸手里,老大非砍死我不可。” 港城此时的BB机进价1600港元,14寸彩电1200港元,刘琛准备了200万的货试水,已经很大胆了。(华元对港元比例为1:3,折算成本BB机530,彩电400。) 谁想到小伙伴竟然让他翻个十倍,就是他大哥一年的盈利,也不过3000万,上交龙头部分后,连2000万都不到。 另外,那2000万也不是大哥一个人拿的,还得打点下面的小弟,能有个七八百万就不错了。 这是让他,拿大哥的全部身家去飘啊。 “要做就做大的。” 看着两位小伙伴震惊的模样,赵正倒是表现得很自然:“我之前在报社打工,看过内地几位作家写的文章,你知道国内现在的万元户有多少吗?” 顿了一下,赵正喝了口啤酒,继续说道:“大概是0.56%,但是你想想咱们华夏的人口基数,10个亿。0.56个百分点再少,也是560万人。但是这里面拥有BB机和彩电的有多少,嗯,我也不太清楚,前年魔都才有第一家汉显BB机生产线。几百万销量的市场,内地厂家的生产量现在固然有限,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,这里面蕴含的巨大商机。一步慢,步步慢,若是你们不快速抢先占领市场,怎么做大做强。” 为了小伙伴的事业,赵正这几天也是做过功课的,特地买了几份有关内地新闻的大工报,了解国内的经济形势。 总不能,小伙伴给他帮忙,赵正却一点作用都没有,那就是做兄弟的失职。 相比于多年前的低调和保密,现在作为对港宣传主要阵地的大工报,可是恨不得把内地的喜讯都爆料出来,提升港城人民对华夏的归属感。 至于其它方面,赵正都可以推给先前那位在大报社打工的自己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