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开工那日,沈文彦带着族人在田埂上祭拜土地神,祈求风调雨顺。 他将土地一分为二,东边种水稻,西边种甘蔗。 汉人农户教土著耕地、耙田,沈文彦则亲自指导大家播种——水稻种子是他特意从江南带来的优质稻种,浸种催芽后播撒在秧田;甘蔗苗则是从当地汉人农户手中购买的,每一株都粗壮挺拔。 吕宋的气候果然没有让人失望,播种后没过多久,秧苗便绿油油地长了出来,甘蔗苗也冒出了新芽。 沈文彦每天都泡在田里,观察作物生长情况,指导族人灌溉、施肥。 土著们起初还不太习惯耕种,可看到沈文彦和族人每天辛勤劳作,又听说秋收后能拿到粮食和工钱,也渐渐主动起来,跟着汉人学习插秧、除草。 三个多月后,第一批水稻成熟了。 金黄的稻穗压弯了稻秆,随风摇曳,像一片金色的海洋。 沈文彦组织族人和土著一起收割,镰刀挥舞间,稻穗不断被割下,脱粒、晾晒,最后装袋入库。 经统计,这一季水稻亩产达到了六百斤,远超江南的产量。“太好了!太好了!”沈文彦捧着饱满的稻谷,激动得热泪盈眶,“咱们有救了!” 族人也都欣喜若狂,沈明远拿着一碗刚煮好的米饭,大口吃着:“爹,这米饭真香!比江南的米饭还好吃!” 土著们也围着装满稻谷的袋子,脸上露出了笑容——他们从未见过这么多粮食,也从未吃过这么香甜的米饭。 沈文彦按照之前的约定,给每个参与劳作的土著发放了粮食和银两,土著们拿着粮食和银两,纷纷向沈文彦道谢,对耕种也更有热情了。 又过了两个月,甘蔗也成熟了。 沈文彦雇佣了工匠,搭建了简易的制糖作坊,将收割下来的甘蔗榨汁、熬煮、提纯,制成了雪白的雪糖。 当第一批雪糖制作完成时,沈文彦拿着一块雪糖尝了尝,甜度纯正,口感细腻,比江南的糖品质好太多。 “这雪糖在大明肯定能卖个好价钱!”他立刻让人联系水师的商船,将雪糖运往大明销售。 果然,雪糖运到大明后,很快就被抢购一空,价格比江南的糖高出了三成。 沈文彦用卖糖赚来的钱,又购买了更多的土地和农具,扩大了种植规模,还雇佣了更多的土著和汉人佃户。 第(2/3)页